连续六年财政安排超1亿元,聊城市持续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陶春燕

近日,聊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》(以下简称《政策》)。8月21日,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,市财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任海波介绍,市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能,将从支持产业转型发展、推动科技创新突破、提升人才引育质效、支持体制机制改革等四方面发力,推动聊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
支持产业转型发展。聚焦制造业强市战略,2020年-2025年,市财政局连续六年每年安排市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超1亿元,积极支持聊城市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,加强企业全梯度培育,落实专精特新等奖励政策,加快数实经济深度融合,全力以赴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。2025年预拨500万元对通过新型工业化智慧平台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给予奖补,推进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
推动科技创新突破。2025年,安排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7600万元,加速支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,持续建强创新平台,特别对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平台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高水平研究型院所等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倾斜,继续对新认定的国家级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奖补。安排市级质量标准和专利奖励资金2000万元,对获得中国质量奖、省长质量奖、省级高端品牌培育、“聊城优品”等质量品牌及符合标准化奖励条件的500家以上企业进行奖补,推动质量标准提升和知识产权发展。强化科技金融支撑,与多家银行建立成果转化贷款合作关系,支持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,2025年上半年,全市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92笔,融资金额8.7亿元,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。

提升人才引育质效。以财政驱动力鼓励拓宽人才引进渠道,发挥“人才飞地”集聚作用,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。2025年,安排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6030万元,对入选国家级、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人才、企业、研发机构或科研院所给予财政补助,重点用于支持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、人才补贴等领域。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,优化整合人才资金与产业扶持政策,落实“人才兴聊”多维政策礼包,支持人才创新创业、人才服务保障,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,强化资金使用规范性和政策兑现效率,为制造业强市提供强力人才保障。

支持体制机制改革。优化财政管理权责配置,持续完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性转移支付机制,为加快转型发展、培育财源奠定良好基础。围绕产业发展、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,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,完善应保尽保、讲求绩效的预算机制,强化工业转型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发展等专项资金监管,确保制造业强市领域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。

随便看看

【天眼问政】违停司机与交警“躲猫猫”!贵阳观山湖区这段路何时告别“堵局”?

【天眼问政】贵阳火车站过街难:斑马线消失,电梯罢工

中国人寿财险威海中支:道路救助基金,你不知道的“生命保障网”

鲁大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培育建设单位

建行烟台分行举办“走进烟台博物馆”文化讲座

连续六年财政安排超1亿元,聊城市持续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

东湖评论:打造放心消费环境,激发武昌更大活力

急救小课堂 娃娃学本领

红色经典歌舞剧表演进校园

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举办党务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